专题专栏

益阳籍院士专栏第一期 艾国祥:愿做那逐日的夸父

2022.12.02来源:益阳市科学技术馆浏览:1378次

自古以来益阳就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好地方,历数名士大家成长于益阳这块沃土,他们秉承益阳人民“崇文尚义、通达超越”的血脉灵魂,勤勉治学,刻苦攻关,在国内外相关科技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益阳市科技馆特开设院士专栏,通过撷取益阳籍院士群体的科技成绩、生平事迹、箴言语录等相关内容,旨在展现其孜孜以求、献身科学的精彩人生,让大众了解院士们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人物简介

艾国祥1938年出生,资阳区人。天体物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太阳物理、空间天文、卫星导航研究。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了太阳多通道望远镜。创建北京怀柔太阳观测站,任首席科学家。

 

二、人物生平

1938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 益阳市 资阳区

1957年—1959年  长沙市明德中学

1959年—1963年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学士学位

1994年—2000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副主席、主席

1997年—2001年 被任命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主任

2001年6月7日至2007年7月 被中国科学院任命为国家天文台台长

 

三、荣誉表彰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任国家天文台台长。

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1年艾国祥被授予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1995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

1996年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0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四、箴言语录

“我当国家天文台台长这六年,脑子里想的都是中国的天文观测要如何超过美国人。”  

——艾国祥

“ 科技发展创新是灵魂,创新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我国天文学的发展要攀高峰是明确的,中科院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艾国祥 2003年第6期《科学新闻》

 

艾国祥先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和跨越发展思路,对太阳物理发展历史和太阳观测仪器的历史资料做了系统整理和深刻分析,探索其发展规律,进行理论研究,推出有关系统的方法,潜心研制成“太阳磁场望远镜”,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继而,他又打破常规,越过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第三代太阳观测望远镜,直接研究成功第五代太阳观测望远镜,并投入正常观测,使中国的太阳物理研究跨入世界一流水平。他这样敢于到国际前沿去拼搏,争创世界一流的科学精神和跨越式的研究方法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科学院 评价

 

五、人物事迹

捍卫真理的决心毫不动摇

大学毕业时,艾国祥犯了一回倔。在他的毕业论文中,表达了与当时一位苏联权威专家相左的观点,而他的指导老师正是这位专家的学生。

老师建议艾国祥放弃自己的立场,按照专家的观点修改论文,否则“毕业就会很困难”。但艾国祥毫不妥协,“ 我有理有据,事实摆在眼前。就算不让我毕业,我也不会更改我的观点!”

后来的事实证明,艾国祥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位指导老师在196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还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顶住压力  勇往直前

1963年,艾国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天文台工作。天文台里有一台1958年从苏联进口的双折射滤光器,价格昂贵,才用了两年就坏了,一直没有办法修复。初出茅庐的艾国祥主动请缨,大大咧咧地放出话来:我肯定能修好这东西!旁人都在犯嘀咕:等着看笑话吧,这可是苏联进口的先进仪器,就凭你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能修好?

初生牛犊不怕虎。艾国祥有事没事就围着这台仪器转,参阅了许多资料,花了3年的时间,竟然真的修好了!

这个成功让艾国祥大受鼓舞,也从中掌握了滤光器的原理、制作和调试方法,为以后提出研制太阳磁场望远镜奠定了实践基础。